| 
 | 
 
喜欢吃玉米吗?本人可是非常喜欢吃的。立秋时节宜吃玉米哦! 
) a- d" T+ U# v6 \  
0 i, m* z4 z5 j; c; _3 {( A* @玉米,又称“玉蜀黍”、“苞谷”、“玉茭”、“棒子”等,它味甘性平,具有调中开胃、益肺宁心、清湿热、利肝胆、延缓衰老等功能。 据考证,玉米原产于南美洲,约在16世纪中期,中国开始引种玉米。目前,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很大,种类有黄玉米、白玉米、糯玉米和杂玉米等,是我国北方和西南山区及其他旱谷地区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。玉米可煮汤代茶饮,也可粉碎后制作成玉米粉、玉米糕饼等。& |! y" U. u5 L0 z7 A 
  玉米可以延缓衰老1 f" v, L4 E7 q0 h 
  中医学认为,玉米性平味甘,入肝、肾、膀胱经,有利尿消肿、平肝利胆、健脾渗湿、调中开胃、益肺宁心、清湿热等功能,立秋时令食用不但能祛秋燥,还有助于延缓衰老。 
7 E* m& `; n+ x8 r8 ]" b6 I 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:  Y2 ~3 }. `2 q1 l$ `, q+ r2 Y 
  现代医学认为,玉米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、维生素、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。现代研究证实,玉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,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%以上,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,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,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,因此,玉米对冠心病、动脉粥样硬化、高脂血症及[url=http://zzk.39.net/zz/xiongbu/500cf.html]高血压[/url]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。 
4 v; a6 S9 C# x( C0 U' k8 I  玉米可以明目:" b+ h  \4 V4 O& H4 Y% q. S 
  玉米含有类黄酮,对视网膜黄斑有一定作用,所以多吃玉米有明目作用。1 g9 J3 ^: B* k9 `8 m, l" E: j& U 
  玉米能防癌、抗衰老。5 R" s6 Q8 l& J& v: d2 ?6 r 
  玉米中含的硒和镁有防癌、抗癌作用:当硒与维生素E联合作用时,能防止十多种癌瘤,尤其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和直肠癌,另外,硒还可以调节甲状腺的工作,防止白内障的发生;镁一方面能抑制癌细胞的发展,另一方面能加强肠壁蠕动,促使体内废物排出体外,这对防癌也有重要意义。它含有一种长寿因子——谷胱甘肽,它在硒的参与下,生成谷胱甘肽氧化酶,具有恢复青春、延缓衰老的功能。 
% Z# R$ d& _! k2 O& A* {1 Z  玉米须还有美容、减肥功能。2 k( q4 q. ~  P# R# H 
  因为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还可促进人体细胞分裂,防止皮肤出现皱纹;玉米须有利尿作用,也有利于减肥。膨化后的玉米花体积很大,食后可消除肥胖人的饥饿感,但含热量却很低,是减肥食品之一。 
' t+ D/ \9 |$ g' L  调节荷尔蒙: 
! H$ ^6 I/ z- L9 A1 }7 \9 h% b- D  ?  玉米中富含的维生素E可通过生殖腺增加荷尔蒙的分泌,改善性能力,预防小产。! W9 x3 C" d& j( I) U 
  健脑:' p, p' A$ Z5 t% Y& C; Q& a  F( L& z 
  玉米中含有的谷氨酸还有一定的健脑功能。 
3 \% g6 ]; o6 R( T) S 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道玉米菜肴——松仁玉米: 
! ]7 w1 V: }5 A7 W7 H, h  原料:玉米,松仁,红菜椒,葱末,白糖,盐。 
* i. |7 U' E2 V1 h" ?; `  做法:红菜椒去籽洗净,切成1厘米大小的菱形片;玉米棒去皮和须,剥下玉米粒。大火将平底煎锅烧热,撒入生松仁,调小火焙干。要用锅铲经常翻炒,使松仁滚动,颜色均匀。当焙至松仁全部为金黄色时,盛出摊在大盘中晾凉。煮锅中放水,大火烧沸,将玉米粒放入,调中火煮5分钟,然后取出沥干水分。大火烧热炒锅,倒入油,待油温升至六成热时,先放葱末煸香,随后再放入玉米粒和红菜椒片,调入适量盐和白糖翻炒片刻。沿锅边加入约1汤匙(15毫升)清水,再盖上锅盖焖3分钟。打开锅盖,加入松仁,大火翻炒均匀即可。; {8 n5 ?' r" k 
  玉米食疗小偏方:9 v) D9 ]( `7 m8 ?( y. u, X5 K" e1 H 
  ◆玉米须饮:玉米须30克洗净,加水500克,小火煮30分钟,静置片刻,滤取汁液,加白糖适量饮用。可利尿消肿、退黄、降压。水肿、高血压、慢性肾炎患者可作为食疗饮料。 
5 t; @8 _/ A& |' D- D  ◆婴儿湿疹偏方:选用白菜或卷心菜适量(其他新鲜蔬菜亦可),将菜叶切碎后倒入沸水中煮15分钟制成菜泥。用细玉米面20~30克煮成粥,再加适量菜泥、冰糖煮成菜粥,分数次适量喂养婴儿。 
7 Y1 U* D; T1 t  D+ l4 P6 F & B# {( i" c( R3 S5 f' X& n 
--------转自健康网--------- |   
 
 
 
 |